7月4日,基础医学院举办第100期创新论坛讲座,邀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邮电大学滕兆刚教授作为主讲嘉宾。

在本次报告中,滕兆刚教授以“肿瘤精准治疗平台”为题,对一系列肿瘤成像与治疗的前沿科研进展进行了深入阐释。讲座伊始,滕兆刚教授讲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及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这二者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随后滕兆刚教授着重介绍了其团队在四个方向的科研发现。首先是新型栓塞微球的构建,这一技术借助TACE手段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次是将18F-Alfatide Ⅱ探针应用于临床乳腺癌精准成像,并提出比率核素成像概念及FAR指数,从而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然后是创制柔性介孔氧化硅纳米胶囊,以提高细胞摄取效率、延长血液循环时间及增加肿瘤穿透深度。最后是构筑了柔性介孔纳米疫苗,促进抗原递送至引流淋巴结,诱导建立长效免疫记忆。讲座最后,滕兆刚教授简要介绍了目前纳米药物临床转化的困难与挑战,并对未来肿瘤靶向药物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报告结束后,滕兆刚教授一一解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
在此次讲座中,滕兆刚教授深入浅出,详尽叙述了众多肿瘤精准医疗相关的卓越科研成果,让在场的各位听众对多学科交叉融合与科研临床转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获益良多。